警惕购房“零首付”“首付贷”风险!
在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的零首付过程中,多地降低购房首付比例,警惕有利于减轻购房者资金压力,购房促进住房合理消费。首付但是贷风,购房首付比例不是零首付没有下限的,不能打着复苏楼市的警惕旗号,让“零首付”“低首付”“首付贷”等违规操作卷土重来,购房这些行为一旦再度盛行起来,首付不仅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贷风也会给购房者带来沉重的零首付负担,消费者须警惕“零首付”“首付贷”等购房风险。警惕
近期,购房个别城市又传出可以使用“零首付”“首付贷”购房的首付消息。比如,贷风销售人员针对购房者首付款不足的情况,引荐相关企业与购房者签订无息借款合同,购房者分期还款,相关企业垫付购房首付款,销售人员赚取渠道费。例如,在有的热点城市,开发商打出“首付仅需30万,开发商送60万不用还”的广告吸引购房者,计算下来,相当于购房者仅需一成首付即可购房。
这些把首付一降再降,看似“便利”消费者的行为其实是违规的,“低首付”“零首付”购房早已被明令禁止。当前,一些非热点城市为促进住房合理消费,规定购买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尚没有发现比20%的规定更低的城市。一些热度相对高些的城市购买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仍至少在30%。在一线等热点城市,房屋总价高,根据房屋等情况综合衡量有贷款金额限制时,即使是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实际会比规定的下限更高些。
早在几年前,有关主管部门就出台政策,明确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得为购房人垫付首付款或采取首付分期等其他形式变相垫付首付款,不得通过任何平台和机构为购房人提供首付融资,不得以任何形式诱导购房人通过其他机构融资支付首付款;且房地产广告中也不得出现融资或者变相融资内容。一些城市出台的相关房地产政策中,也有首付分期将受处罚的内容。
从购房者的角度看,“零首付”“首付贷”短期可能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却并没有降低购房成本。“零首付”“首付贷”往往须借助首付款高息垫付、虚高评估价骗贷等非常规操作实现。一旦使用首付贷,后续除了支付银行贷款的月供额度之外,还需要支付首付贷部分的月供,从而大大增加消费者贷款利息及按揭月供款的负担。即使有“首付贷”零利息,也需要额外支付渠道费给介绍贷款的销售人员,无形中增加了购房成本。“零首付”“首付贷”等操作是让本不满足购房条件的消费者背负了更沉重的还款负担,也破坏了金融秩序。
还须注意的是,“零首付”涉及的部分违规操作无法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即使约定,其有效性也难以被法律认可,一旦房地产企业无法兑现承诺,很可能会给购房者造成经济损失,购房者追债索赔将面临各种困难,大大增加了购房风险。
与贷款相关的风险还指向已经购房的消费者利用经营贷、消费贷等贷款置换房贷的操作。随着经营贷利率持续走低,当前出现了一些违规“贷款中介”,以“利率低”“期限长”“放款快”诱导消费者借“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办理“信用贷”“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从而谋取高额中介服务、资金过桥费用,使购房者陷入违规转贷的多重风险中。
经营贷的发放主体是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不得违规用于购房、结清房款、偿还其他渠道垫付的房款,违规使用将会被提前收回贷款,如伪造经营资料获得贷款,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且借款人在提前结清购房按揭贷款,重新申请经营贷过程中,极有可能被中介诱导或强制借用过桥资金,支付过桥资金费用、中介服务费用等,实际综合成本甚至可能超过银行房贷利率,得不偿失。
对于购房者而言,应增强风险意识,警惕不实宣传,依法合规办理贷款、还贷业务,这不仅是遵守法律和维护金融秩序的体现,而且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亢舒)
- ·小摩:首予波司登增持评级 目标价4.9港元
- ·阿里巴巴:近期有部分违规商家对牛磺酸泡腾片等商品进行虚假宣传
- ·河南省卫健委:接到外地来豫储户被赋红码的投诉,正调查核实
- ·交易员涌进黑天鹅基金,小摩头号策略师却保持乐观
- ·央行、银保监会: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 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 ·大摩CEO也发出警报:美国衰退概率高达50%
- ·北京对各区酒吧、KTV等场所开展大检查
- ·快讯:银行板块午后走强 兰州银行涨近5%
- ·中国电建:1月至10月新签合同金额为8761.4亿元,同比增长55.49%
- ·电商平台紧急下架!行业巨头一年收入16亿,牛磺酸到底是啥?
- ·溢价率连续10个月低于10% 底价成交渐成土地市场主流
- ·美政客酝酿限制对华投资法案,却“迎头撞上”中国商务部一项数据
- ·早盘:美股涨跌不一 纳指小幅下滑
- ·上海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未来三年创建30家零碳示范工厂
- ·北京房山世茂轩景家园共有产权房,为何让购房者如此担忧……
- ·欠下200亿,美妆巨头露华浓要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