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瞄准七大乱象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金融既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个人切身利益,影响消费者的信息行动象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保护健康发展。近年来,专项威胁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瞄准已引发公众和监管部门的大乱广泛关注。
据记者了解,金融近日,个人银保监会向业内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信息行动象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面梳理和排查银行业保险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保护问题和漏洞,深入整治侵害消费者信息权益乱象,专项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机制等。瞄准
“近年来的大乱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已持续深化、有序推进,金融金融机构的合规意识、合规技术水平等均有所提升。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一些‘顽疾’,这既需要机构自身对信息保护工作开展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也需要外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业内专家表示,《通知》对银行保险机构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乱象作出了高度提炼与总结,一方面有助于机构归纳合规重点,另一方面也方便机构进行对照,使整改工作有的放矢。
瞄准七大行业乱象
在不经意间,一些金融消费者通过一些APP授权了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密码验证等个人信息。尽管消费者凭借快捷的登陆方式实现了快速办理业务,但也将自己置身于个人金融信息安全风险当中。
中国互联网行业协会此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认可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但在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仍存疑虑。在维权方面,超六成的消费者选择向监管部门投诉,向企业投诉的占比为23%。调查还发现,隐私权、保密、安全性等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最受消费者关注,其次是信息披露和公平问题。
针对当前银行保险机构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七大乱象,《通知》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全面摸排本机构自2021年以来与消费者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相关的经营行为和管理情况,深入查找本机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
一是个人信息收集。在未取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获取手机通讯录、监测输入内容、监听语音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未在官网、APP主动披露隐私政策;通过非法途径盗取或购买消费者个人信息等。
二是个人信息存储和传输。具体包括:电子数据存储管理混乱;违反规定下载、存储、记录消费者敏感个人信息;机构人员超职权范围将未经加密、脱敏的消费者个人敏感信息下载、存储至个人办公计算机、移动硬盘或U盘等具有存储功能的终端或介质等。
三是个人信息查询。主要表现在:保险公司未对查询权限严格限制,导致不具备权限的员工可以查询完整的保单号、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证件号码、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未经脱敏处理的个人信息等。
四是个人信息使用。如:私自收集或违规收集消费者信息和联系方式用于不当营销,在消费者明确拒绝营销后仍继续营销,甚至规避销售系统向消费者营销产品等。
五是未经同意向他人或外部机构提供信息。在无法定事由,且未获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将消费者个人信息提供给外部机构或其他个人;向外部机构或个人贩卖消费者个人信息。
六是个人信息删除。未对各类消费者个人信息电子数据和纸质材料规定保存期限和到期删除、销毁要求;未明确删除、销毁的程序和方式。
七是与第三方合作。部分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信息超出合作业务必须范围、未进行必要脱敏;未使用有效加密方式通过互联网等不安全渠道向第三方合作机构传输个人信息等。
自查整改问责到人
金融信息安全无小事。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既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保障,更是对金融行业自身的保护。
就保险行业而言,保险经营者履行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实践情况并不乐观,面对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险消费者的诉讼维权成本高昂。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发展迅猛,保险公司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的,实现了互联网保险定价及费率厘定的精细化、精准化及动态化,同时整合信息数据对客户精准画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互联网保险创新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近年来,银保监会陆续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整治销售误导、强制搭售、费用虚高、违规经营和用户信息泄露等突出问题,但此类案件仍屡禁不止,如何从根源上杜绝这类问题?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次《通知》发布,可见监管部门整改决心十分明确。要求机构在自查过程中坚持立查立改,压实机构自查责任,有助于防止出现将《通知》一转了之,走过场、走形式等自查不到位的情况。与此同时,《通知》对部分机构给予了整改的“缓冲期”,预计监管部门后续将就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进一步加大督查与处罚力度,金融机构绝不能够掉以轻心。
记者了解到,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以银行保险机构自查为主,监管部门适时开展抽查和督导。银行保险机构和各银保监局要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专门工作方案,专项整治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2年8月至9月,各银保监局组织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含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认真开展对照自查, 在自查基础上及时完成整改;第二阶段为9月至11月,各银保监局在机构自查基础上开展监管抽查;第三阶段为12月2日前,各银保监局应向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报送专项整治工作报告。
《通知》要求,自查过程中要坚持立查立改。对短期内无法整改完成的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逐项逐步推进。对于整治发现的问题,银行保险机构要逐一建档,确保整改到位、问责到位。对违反银行业保险业规章制度的问题,要依规处理;对不当操作行为,要立即叫停或纠正,出现泄露个人信息等严重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问题的,要问责到人;对涉及违法犯罪的问题,要移送司法机关惩处。此外,《通知》还要求,各级监管部门要结合日常监管、现场检查、举报调查、投诉督查中发现的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问题开展监管抽查和督导,突出重点。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
竞逐首年3000亿元个人养老金市场 各路机构“开卷”了万物云境外上市获核准,胃口变大还是回哺万科?高管人事纷争细节曝光 南玻A董秘办: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前海人寿,不是宝能摩托罗拉R7数字对讲机发布,开启对讲通信3.0新时代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LNG首船加注完成 深圳港成为全球第四个、华南首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枢纽港23家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欧洲或是下一个热门目的地工信部: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85.4万个原东方红资管创始人王国斌被问惨了:不是说要赚长期的钱吗?3M公司计划通过大幅裁员应对经济放缓在巴西销售的Galaxy Z Fold 4/Z Flip 4将附赠充电器
- ·乌龙!科恒股份误将21年半年报传成22年,董秘还提前“窗口期”减持
- ·银保监会就保险销售行为公开征求意见:禁止强制搭售、炒停售,不得代签名
- ·北京市医保局回应141种药品调出医保目录
- ·太保斥资10亿认购天齐锂业H股 先后扫货两大“锂”龙头 背后透露何种布局思路?
- ·硬抗美国施压!荷外贸大臣:对华出售光刻机 荷兰自有主张
- ·大涨65%,业绩优质股受青睐!这家公司终止北交所上市计划,股价跌近17%
- ·美国12州89起山火肆虐 4000万人处于高温警告下
- ·中科三环拟转让南京大陆鸽全部股权 受让控股股东所持股权不到半年
- ·雨枫:蔚来是看销量,小鹏是看毛利率,理想主要是看它的纯电产品的发展
- ·美媒:“环太”军演多国海军联手击沉美退役护卫舰
- ·2022年第二季度改革热度指数发布:陕西、甘肃、江苏进前三
- ·盟浪李文:绿色金融国际化并非单向约束,也应立足本土推动转型经济
- ·俄总统新闻秘书:乌军未停止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
- ·着力权益类资产配置 银行理财子调研上市公司次数同比增近4倍
- ·康龙化成披露中期业绩预告后股价下挫 医药外包赛道产能过剩隐忧浮现
- ·世纪佳缘“失联”高管已被拘留,大股东复星主动报案并透露原因
- ·百度:第三季度,Apollo Go提供47.4万次乘车,同比增长311%
- ·台向美求购F-16战机配套武器 美方却“已读不回”
- ·盛松成:欧元走弱或成长期趋势,欧元区经济遭遇近20年来最大危机
- ·北京市气象台2022年07月19日19时05分解除高温蓝色预警信号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优秀企业的能力主体应该是软能力,而不是硬能力
- ·141种药品调出医保目录 依据是什么?北京医保局回应
- ·中欧基金曹名长、代云锋、曲径、桑磊等畅谈“相信”的力量:投资中国不必悲观,方向上目前看好这两大板块
- ·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澜湄合作不做 “清谈馆”,要做“推土机”
- ·工信部翁啟文谈产融合作: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开展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
- ·爱奇艺涨超6%,此前和抖音宣布达成合作
- ·美媒:全美通胀阴影未退 美民众迎来37年“最昂贵感恩节假期”
- ·天津市北辰区一居民楼发生燃气爆燃 应急管理部调度指导救援处置工作
- ·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澜湄合作不做 “清谈馆”,要做“推土机”
- ·未按规定披露预减持计划,维维集团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
- ·到2030年,力争5000亿产值!上海“1+4+5+6”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 ·前海VS宝能,殃及南玻A:董事补位现分歧,姚振华如何收场?
- ·巨额监管资金被挪用该谁背锅?郑州银行称系“听招呼干活”,房管局回应称与事实不符、将追究银行责任
- ·江苏、安徽等地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
- ·今年CBA全明星周末将开放观众入场
- ·两部门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约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