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寒武纪,科大讯飞市值腰斩,葛卫东狂卖!
炒股就看,踩雷权威,寒武专业,纪科及时,大讯全面,飞市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值腰斩葛
人工智能行业可能是卫东近年来资本最严重的误判。
昨晚,狂卖“人工智能第一股”发布的踩雷半年报,又一次扯下了AI公司的寒武遮羞布。
AI赛道泡沫破裂
半年报显示,纪科2022年上半年,大讯科大讯飞实现营收80.23亿元,飞市同比增长26.97%;但是值腰斩葛净利润仅有区区2.78亿元,同比下滑33.57%,卫东净利率还不到4%。近一年来,公司股价几近腰斩,市值早已跌破千亿。
实际上,除了科大讯飞外,其他的AI公司处境更加艰难。
近日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净利润-6.22亿元,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扩大58.94%。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期间,寒武纪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49亿元,净亏损为28.61亿元。这也导致寒武纪上市后一路暴跌,科大讯飞的投资收益不断回吐。
作为AI四小龙之首的商汤科技也陷入持续亏损中,从2018年到2021年,商汤科技累计亏损约220亿元。上市半年后,市值蒸发2000亿。
“十三五”以来,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规模最大的国家。行业报告显示,近10年来已披露融资总金额超3万亿元,2021-2025年更被视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在资本助力下,寒武纪于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AI 四小龙”中,商汤科技、也先后上市,旷视科技、依图科技正在冲刺IPO。
然而,各大数据研究机构对人工智能行业的预测,都过于美好。现实的商业环境十分残酷,一方面,AI技术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即使有盈利,也无法覆盖巨额的研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是,AI始终没有找到爆发性的应用场景。
科大讯飞增收不增利
投资寒武纪亏损上亿
之前,“油茅”、“化工茅”都出现了营收增长净利下滑的局面,难道“AI茅”科大讯飞也要增收不增利?问题出在哪里?
按照科大讯飞的解释,主要系公司持股的、寒武纪等金融资产“塌了”,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 2.73 亿所致。
自2015年以来,讯飞生态投资了不少人工智能赛道的明星企业。目前,公司持有三人行319.19万股、寒武纪426.88万股、商汤-W2500万股,上半年公司对三人行、寒武纪的投资收益分别为-2747.8万元、-1.3亿元,而去年同期二者累计投资收益为1.2亿元。
上半年,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股价从97元持续下滑至61元,跌了37%;三人行从121元下滑至106元,跌了12%。科大讯飞期初持有三人行股票账面价值为3.73亿元,寒武纪股票账面价值为4.06亿元,商汤股票账面价值为0.72亿元。而在报告期末,三者的账面价值已变为3.45亿元,2.76亿元和0.67亿元。
除去投资损益等,科大讯飞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为 2.79亿元,同比增长33.21%,似乎要好看一些了。不过,仍然经不起细看。
毛利一路下滑
上半年,科大讯飞繁杂的业务线条中,教育产品和服务实现营收22.05亿元,同比增27.38%;开放平台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4.15%;信息工程业务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47.93%;运营商相关业务实现营收10.86亿元,同比增长56.1%。
不难看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加速落地,科大讯飞教育板块并没有受到双减政策的冲击,仍然保持了27.38%的增速。半年报提到,上半年“因材施教”解决方案已累计在 40+个市、区(县)级应用;课后服务业务覆盖超 200 区县、8000 余所学校;AI 学习机销售额增长超 101%。G/B/C端全面发力。
不过,除开放平台业务实现毛利率同比增长5.57%以外,其他三大业务线毛利率皆有所下滑。这也导致科大讯飞整体毛利率下降1.01个百分点至40.12%,处于持续下滑趋势。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也从3.25%跌至1.65%,同比下滑1.6%。
盈利水平下滑的同时,资产质量也在走低。由于G/B端客户多,上半年末,科大讯飞的应收账款增至83.04亿元,超过了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564.58万元,去年整年为4.06亿元,接下来信用减值可能仍会拖累业绩。
AI企业通常以高研发费用构筑护城河,上半年,科大讯飞研发费用为14.39亿元,增速超30%。但由于研发资本化处理,这个增速实际也有一定水分,目前公司累计的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合计为34.55亿元,都将在未来摊销计入研发费用。
上半年还公司收到政府补贴约2.28亿元。事实上,是否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提升业绩,“ 巨头 ” 还是 “ 巨婴 ”,是围绕科大讯飞长久以来的争议点。
“画饼”撑不起千亿市值
私募大佬持续抛售
之所以科大讯飞的业绩这么惹人关注,主要还是公司董事长和实控人刘庆峰十分有激情,此前喊的“千亿营收,万亿生态”提高了大家的期待。
2021年2月,企业年度计划大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首次提出了该目标:未来五年,要达到“十亿用户、实现千亿收入、带动万亿产业生态”。
然而现实却很快打脸。2021年当年,科大讯飞营收高增40.61%,但是净利润只增长了14.13%,为近4年最差增速,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就更不忍直视了。确实,讯飞的营收在一路奔跑,但是一路下降的盈利水平也给投资人留下了“虚胖”的印象,莫不是下一个京东方?
有意思的是,在刘庆峰的豪言壮语之前,2021年1月,科大讯飞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面向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刘庆峰及其控制公司言知科技,拟募集资金总额不低于20亿元且不超过26亿元,其中刘庆峰拟认购金额不低于18亿元。根据发行预案,定增发行价格为33.58元/股。
当时定增预案一出,便有不少投资者认为,刘庆峰此时增持有“变相套利”之嫌。为啥呢?因为2020年刘庆峰减持科大讯飞股票一事还没翻篇,当时一年多时间内,刘庆峰减持了2.79%的股份,约6030万股。
增持加“画饼”后,科大讯飞4个月内涨了50%。然而这却引起了私募大佬葛卫东的警觉。从去年起,葛卫东就开始大举抛售科大讯飞的股票,去年全年合计减持 1127.4 万股。今年连续两个季度,又减持了 808.6 万股,接近科大讯飞预计的最低回购股份数量,大概套现了3.50亿元。
此前,葛卫东对于科大讯飞可谓“情有独钟”。自2017年进入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后,葛卫东在2019年又通过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增持,最高峰持股比例一度达到2.33%。截至今年上半年,葛卫东仍位列科大讯飞第八大股东。
除了葛卫东外,科大讯飞创始人之一兼首席科学家的王仁华,也连续三个季度同样在大额减持。
由于市场信心回落,科大讯飞股价在2021年6月达到最高68.32元/股后,便一路下跌。今年以来,科大讯飞跌幅将近25%,已跌破千亿市值许久。但即便如此,其市盈率仍然高达64倍。
出路在哪
由于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路径不明,科大讯飞在公司发展早期主要从事运营商的铃声、语音增值服务等业务,并承接教育、政府等较低毛利的项目。因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科大讯飞因为营收过度依赖G端、净利润依赖政府补助而遭到投资者诟病,这也令其“人工智能第一股”含金量大打折扣。
2018年以来,科大讯飞逐渐完成了主要赛道的探索,确立“平台+赛道”发展战略,并从战略层面重点强调了To C发力。今年初,科大讯飞还启动了 “ 讯飞超脑 2030 计划 ”,寄望改变其低净利率的现状,并开辟出一个新蓝海市场。
今年 6 月 30 日,科大讯飞发布新一代学习机,6 月 23 日成立汽车科技公司,5 月 23 日发布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Air ……接连不断的动作,背后是对现状的焦虑和不安的探索。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科大讯飞面向 C 端的不少业务因缺少爆款,并未在市面上激起太大的水花。这可能跟科大讯飞业务贪多嚼不烂,没有下决心去打磨好一个产品不无关系。
- ·监管鼓励中长期资金加大科创债投资 银行加速入局
- ·房企重返大本营
- ·经合组织:欧洲央行必须缩小与美联储的利率差距
- ·胡润报告: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达206万户,家族传承最担心子女接管能力
- ·证监会公众公司部商庆军:完善北交所产品布局 持续研究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特色品种
- ·履新3个月后,于富华被查
- ·“我们跑路了”!湖南盛大金禧高调暴雷:200亿未付,10万人要哭了
- ·主犯被判无期!这家A股公司是“受害人”
- ·65-70美元!俄油价格上限或高于预期 油价短线下挫跌超3%
- ·伊朗强硬回应欧美:已生产60%丰度浓缩铀
- ·华商基金彭欣杨:医药板块反弹行情具有较强持续性
- ·房地产“金融16条”落地10天:多家房企套现融资 楼市现翘尾行情
- ·昔日“鸽王”彻底转鹰 欧洲央行加息75个基点或箭在弦上
- ·73岁老人直播间教人拼音识字,“学生”比她小一岁
- ·突发:400亿白马重挫8%!利好来了!刚刚,央行等八部门重磅发布!
- ·沙特门将奥韦斯身价仅70万欧 却挡住了世界第3阿根廷
- ·恒指再度拉升翻红,中国联通大涨逾8%中国平安涨2%
- ·明星概念扎堆IPO:明星IP是“双刃剑”,除了明星还有哪些牌
- ·森马服饰存货46.7亿滞销服饰过亿件库存难去 邱光和套现1.9亿四高管接盘浮亏4708万
- ·文旅部等多部门:探索支持在转型退出的高尔夫球场、乡村民宿等项目基础上发展露营旅游休闲服务
- ·千亿龙头双双涨停!中字头概念大热,“低估+分红”成亮点,六大方向值得关注
- ·新市民服务 金融机构的新课题
- ·英芯片厂员工方致信商务大臣 反对强迫中企出售股份
- ·央行在香港发行250亿元央票 认购倍数达2.2倍
- ·市场监管局:充电宝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达25%,不合格充电宝存在漏电起火等隐患
- ·年末排名战打响,“独门重仓股”大涨!由“锂”转“芯”,这家公司净利大增143%!
- ·深交所再问国立科技27岁新实控人背景:其父母是否参与交易,是否规避市场禁入?
-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海信广告标语引争议
- ·1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均维持不变
- ·美国多种病毒令各地医院不堪重负 美媒:医疗资源短缺已成危机
- ·“5G+工业互联网”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
-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构建资本市场与创新创业共生共荣
- ·五家房企披露93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有公司计划借“第三支箭”引资
- ·长城基金陈良栋:哪些股票适合高仓位?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很重要?
- ·北京:生鲜电商物资充足骑手紧缺,建议居民减少单日下单频次
- ·万科拟推280亿储架式注册发行,“第二支箭”月内已涉5家房企约9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