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宣昌能:研究推出统一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11月13日,央行研究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2022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表示,副行近年来,长宣昌人民银行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出统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环境信息披露、信息激励约束机制、披露产品市场体系和国际合作“五大支柱”初步确立,指南资源配置、央行研究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三大功能”日益完善。副行
“当前,长宣昌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推出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诸多挑战。金融机构但是环境,全球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宣昌能表示,为提高货币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针对性,人民银行创设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得到金融机构的普遍认可。截至9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绿色债券存量规模逾1.26万亿元,均居全球前列。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全球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宣昌能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继续做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首先是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大力提升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标准中外接轨;加快开展转型金融标准研究,促进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有效衔接;探索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研究推出统一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逐步拓展披露范围,稳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其次是用好用足金融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研究开展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有序扩大评价范围、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在总结推广试验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开展试验区升级扩容工作。
再次是切实防范气候环境相关金融风险。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方法,拓宽测试覆盖行业范围,更加全面分析气候风险敞口;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系统评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综合影响;鼓励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管理。
最后是深度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治理。积极参与引领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协调开展转型金融发展、金融科技应用、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重要工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环时锐评:希望“蓝马甲事件”进一步促进文明执法
- ·外交部:民主不是“台独”的挡箭牌 更成不了“台独”分子的护身符
- ·德政客称穿毛衣保暖可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欧盟:依赖或将持续
- ·中国银行公布2021年经营业绩
- ·谨防新兴市场主权债务 违约风险趋势的恶化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访乌 与乌高官讨论紧急技术援助计划
- ·英特尔翻盘大作战,胜算不小
- ·中泰国际:小米连续第三日回购 共耗资1.49亿港元
- ·国常会吹稳经济暖风,资本市场四方面助力经济稳增长
- ·长六改总指挥揭秘:火箭研制如何实现“从有到无”新蜕变
-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 ·突发!年报发布当晚,新能源车起火烧毁?千亿巨头紧急回应
- ·工信部翁啟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已接近3500亿元
- ·微信回应安徽ETC停用微信支付事件:安微交通一卡通单方面终止协议
- ·乌经济部长:乌已损失5649亿美元 应冻结俄资产补偿
- ·三亚市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累计超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