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示范区发布3周年成果,下一个三年持续做好制度创新
“三年来,做好制度示范区着力推进108个重点项目,长角持续创新总投资5630多亿元。示范实践中,布周示范区三年来形成的年成11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有38项已向全国复制推广。果下个年” 在15日举办的做好制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举行三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示范区理事会秘书长、长角持续创新执委会主任华源介绍称。示范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秘书长、布周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宗传宏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此次成果发布,体现在制度创新上,主要是模式创果的可复制、可推广。
宗传宏称,模式创新方面,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通过制度与项目的联动、融合,延伸、创新制度,形成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标准、规范、细则、流程等,构建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这样对可复制、可推广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和借鉴作用。在可推广、可复制方面,制度创新成果的覆盖范围广,涉及10个领域;数量集中,达到112项;推广效率高,达到38项。
“近年来,示范区的制度创新,实现了从点到点,向点到面(南京都市圈、杭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的转变,再上升到长三角乃至国家政策。譬如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其中就有示范区创新成果的贡献。” 宗传宏说。
根据发布会介绍,在生态环保领域,示范区联保共治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深入实施,示范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水质断面比例等指标持续改善。
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示范区也在今年推出2项成果,在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基础上,出台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示范片区和项目,积极探索“协同达峰、合作中和”有效路径。
三年来,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11家,较上年增长31.5%。
谈及下阶段工作,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忠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的落地,预示着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科创经济等正成为示范区未来的新方向。包括在未来,沪苏嘉城际的建成,也将会对长三角区域内人员互动、要素流动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示范区从原先的两区一县交界的‘薄弱处’,逐渐转变成体现改革、发展的重地,今后更会是一个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的‘窗口’。”陈建忠说,下一个三年,示范区将持续做好制度创新,及相关模式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区域发展之路,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世茂集团:33亿元出售北京两地块权益,将用于偿还境内债务
- ·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将继续大幅加息遏制通胀
- ·券商调研动向:3家公司最惹眼,医药生物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 ·光大期货【原油】:振幅将放大 短期需要关注俄罗斯
- ·科创债规模已超600亿元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力
- ·垂直电商夹缝求生 退场尽在意料中
- ·科学盒子是门好生意吗
- ·海南自贸港-非洲国际远洋集装箱干线正式开通
-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
- ·【育儿问答】宝宝晚上总起来吃奶什么原因呢?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09,日内贬值400点
- ·即时零售:中国零售业下一个热点
- ·REITs融资开闸、争相纳入保租房体系,房企长租公寓如何重整旗鼓?
- ·英大财险获成立后最大笔增资 上半年关联交易保险销售金额占比升至63%
- ·瑞媒:17年,中国汽车入欧之路
- ·自称“50万内最好SUV”的小鹏G9,能否搅动高档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