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债主”对美债态度微妙变化:日本11月暂停抛售 中国连续三月减持
财联社1月19日讯(编辑 潇湘)当地时间本周三(1月18日),债主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11月的对美度微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债态暂停中国在美国国债收益率去年年底出现重大转向之际,妙变各路美国海外“债主”对美债的化日态度也出现了微妙变化:日本结束了自去年7月开始的抛售美债步伐,而中国则连续第三个月减持了美国国债。本月
日本在11月仍是抛售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债主”。报告显示,连续日本11月持有的月减美国国债规模从上月的1.0644万亿美元增至了1.0822万亿美元,总计增持了178亿美元。债主日本在10月的对美度微美债持仓曾创下三年半以来的最低。
值得一提的债态暂停中国是,11月是妙变日本央行去年底调整YCC政策“奇袭”市场的前一个月,当月日元汇率表现也较为强势。化日日本投资者对美债的本月态度究竟如何,可能还需静待12月的持仓报告出炉,方能得到更多结论。
TIC报告还显示,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中国在去年11月仍在继续减持美债——当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700亿美元,总计减持78亿美元,持仓规模进一步降至了2010年6月以来新低。
这是中国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国国债,不过减持幅度较去年10月的240亿美元明显减少。去年5月,中国所持美债规模自2010年5月以来首度低于了1万亿美元。
整体来看,11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规模从10月修正后的7.131万亿美元增至了7.273万亿美元。这是总规模三个月来首度上升,10月的持仓数字曾创下2021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美国前十大海外债主中,只有中国和开曼群岛在11月出现了减持,其余则均为增持。对此,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驻纽约高级利率策略师Gennadiy Goldberg表示,大量海外债主增持背后或许有一定道理,因为美债收益率实际上是在11月达到顶峰,此后一路走低。
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11月初约为4.061%,而到月底已跌至了3.701%。国债收益率与债券价格反向。通常而言,当美债收益率处于上行阶段,投资者会倾向于减持美债资产以降低资产损失,当美债收益率下行时再增持。
通胀回落的迹象促使美联储在11月采取了更为鸽派的态度转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1月30日表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最终当月的议息会议也确实如此——美联储将加息步伐从此前的75个基点放缓至了50个基点。
TIC报告的其他亮点
美国财政部11月的TIC报告还显示,11月海外买家净买入美股的规模创下了2020年12月以来的新高,这也是自2021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净买入美股。11月海外投资者净买入的规模为429.07亿美元,10月则净卖出了243.7亿美元。
整体而言,11月份外国对美国长期、短期证券和银行流水的净买入额为2131亿美元,高于10月的1799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净流入为2127亿美元,外国官方净流入为4亿美元。
若将国际长期证券和美国长期证券均考虑在内,外国对长期证券的净买入为1715亿美元,上月为678亿美元。在计入调整因素后,比如对未记录的美国资产支持证券向外国投资者支付的本金的估计,11月份外国净购买入估计为1652亿美元。
- ·但斌已与林园合力“布局”!建仓了基建,“弯腰捡钱”机会出现?
- ·“除掉房租,工资已经所剩无几” 多地出台政策破解毕业生大城市就业租房难租房贵问题
- ·一度跌破1.8万美元 比特币价格或进一步下跌
- ·立陶宛称“对俄过境运输禁令”系欧盟制裁,俄方曾称将回击
-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行政处罚主基调
- ·1317名储户被赋红码,5官员遭问责 学者:公权力绝不能被滥用
- ·北京银行拟分红64亿股息率达6.7% 高管三日耗资近千万增持提振市场信心
- ·深度调控下 深圳学区房躁动
- ·刘强东发布京东全员信:投入百亿元,从住房保障、子女救助等四大层面提升基层员工待遇
- ·可转债监管新规来了 过度炒作该收敛了
- ·医疗纠纷频发 赴港IPO的美丽田园“美丽”吗?
- ·整体表现向好,地产债多数下跌,“19中骏01”跌超36%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破6.9 美元指数创近20年新高
- ·美因基因公开发售获9.62倍认购 每股发售价18港元
- ·郑州问责“擅自赋红码”事件,多干部被处分,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撤职
- ·一度跌破1.8万美元 比特币价格或进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