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家信托2022年财务数据曝光:5家净利润超20亿,5家亏损
原标题:独家家亏损55家信托2022年财务数据曝光:5家净利润超20亿,家信家净5家亏损
来源:信托百佬汇
截至1月17日,托年信托百佬汇记者已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获取了55家信托公司2022年未经审计的财务超亿财务报表。
从目前披露的数据经营数据来看,2022年信托公司的曝光经营压力明显加大。55家信托公司中,利润净利润在20亿元以上家亏损公司仅5家,有5家公司出现亏损。家信家净此外,托年还有7家信托公司延期向银行间同业拆解市场披露财务数据。财务超亿
数据来自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单位:亿元14家公司净利超10亿
从目前披露的数据经营数据来看,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在20亿元以上的曝光公司有5家,包括平安信托、利润中信信托家亏损建信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和华润信托,这些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6亿元、30.12亿元、24.73亿元、24.54亿元和23.01亿元。
中信信托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4.38亿元,实现净利润30.12亿元,两项数据均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依然领跑行业。
华能信托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1亿元,实现净利润24.53亿元。具体来看,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30.68亿元,投资收益为5.06亿元。
华润信托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26亿元,实现净利润23.01亿元。2022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4.59亿元,投资收益依然傲人,为15.95亿元。
归母净利润介于10亿元~20亿元之间的信托公司共计9家,包括江苏信托、五矿信托、中融信托、英大信托、粤财信托、华鑫信托、光大兴陇信托、国投泰康信托和中诚信托。这9家公司中,既包括在寒冬之中逆势而上的中型信托公司,也包括因为行业景气度波动经营数据下滑的公司。
以华鑫信托为例,公司2022年营收22.68亿元,同比增长16.13%;净利润12.73亿元,同比增长12.26%。
信托百佬汇记者注意到,不同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合并报表,中融信托在银行间市场披露的财务数据为母公司报表,且母公司净利润大幅高于合并净利润。
合并报表显示,2022年中融信托实现营收50.47亿元,同比下降13.85%;实现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下降28.9%。而母公司报表显示,2022年中融信托实现营业收入41.88亿元,同比下降14.58%;实现净利润14.42亿元,同比增加12.66%。
具体来看,中融信托2022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4.52亿元,上年同期44.52亿元;实现投资收益4.78亿元,上年同期5.72亿元。与此同时,中融信托业务管理费明显下降,且有部分信用减值损失冲回。
中融信托近日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在年终总结中公司称因2022年受新冠疫情、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公司新业务拓展难度加大,存量项目投贷后管理工作加重,市场营销面临较大压力。但公司探索机制改革,加速推动业务转型,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均有序开展,经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极大程度地提振了公司转型发展的信心。
5家信托公司出现亏损
行业面临的经营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已披露财务数据的55家信托公司中超过一半营收与净利润均同比下降。另有7家公司延迟披露,包括爱建信托、民生信托、华澳信托、吉林信托、新华信托、华信信托和四川信托。
记者注意到,已经披露财务数据的55家信托公司中,有5家出现亏损,其中个别公司为成立数十年来首次亏损。
以杭州工商信托为例,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0.79亿元,净利润为-15.48亿元。具体来看,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58亿元,投资收益2992.06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06亿元。
中国信托业协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行业累计实现经营收入673.52亿元,同比下降22.82%;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为383.01亿元,同比下降173.75亿元,降幅31.21%;行业人均净利润140.30万元,同比下降45.34亿元,降幅24.42%,人均净利润指标自2022年以来已经连续3个季度处于负增长状态。
行业观察人士分析认为,利润总额下降幅度略高于经营收入的降幅,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行业转型发展中的挑战,一方面创新业务布局要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等基础性投入,成本费用支出明显增长,但短期利润贡献尚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行业风险资产暴露增加,信托公司加大资产减值计提力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盈利水平。
- ·欧美ESG监管路径差异化 全球资管格局面临强力重塑
- ·扬帆但信风 | 长江商学院成立20周年创办院长项兵寄语
- ·上海:到2025年生物医药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
- ·天元宠物上市首日“开门黑”,定价过高外还有哪些硬伤?
- ·迪士尼首席执行官发生重大变化:罗伯特·艾格“临危受命” 卸任不到一年又归来
- ·供需向好叠加估值优势 机构布局原料药板块
- ·胡润报告: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达206万户,家族传承最担心子女接管能力
- ·重磅!央行、银保监会发声: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常态化精准防控和疫情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快速转换
- ·动力电池企业加速证券化 “充电”提升竞争力
- ·央行在香港发行250亿元央票 认购倍数达2.2倍
- ·早盘三大股指震荡回落,HJT电池板块逆市涨超2%,机构:A股仍处于修复性行情
- ·金融街论坛成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信息窗口
- ·易纲:截至今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 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
- ·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 ·恒大武汉11宗地块被无偿收回 五年前以56亿价格从嘉凯城手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