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供需关系持续紧张 美联储激进加息脚步难停
来自:金融时报 在刚刚过去的业市10月上旬,美国金融市场投资者们的场供心情可谓大起大落。随着美联储9月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尘埃落定,需关系持续紧在经济基本面趋弱下,张美本月初,联储市场一度预计美联储货币政策将比预期更快转向,激进加息脚步使得美股市场一度重返上升轨道。难停然而,业市近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场供9月非农数据却打破了这一幻想。数据显示,需关系持续紧美国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再超预期,张美且失业率再次降至近50年来的联储低点,这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激进加息脚步通胀压力或进一步加大。难停 数据公布后,业市市场对于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期再次升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联储观察”显示,当前市场对美联储11月再度激进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已攀升至82.0%。受此影响,美股走势再现“过山车”行情。截至上周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2.11%,报29296.7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3.80%,报10652.4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跌2.80%,报3639.84点。 薪资远高于正常水平 就业市场供需关系持续紧张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26.3万个,高于市场预期的25万个,但低于8月份的31.5万个,仍有超过1000万个岗位职务空缺。失业率则重新回落到历史低位3.5%,低于市场预期以及8月份失业率3.7%。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持续紧张,上月薪资增速继续保持在5.0%的较高水平。就业增加、失业率下降和持续的工资增长预示“薪资—通胀”螺旋将持续对美国的高通胀形成支撑。值得注意的是,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均显示美国通胀仍然过高,虽然汽油价格下降,但食品价格明显上升,通胀传递范围更加广泛。这也表明,通胀离美联储的目标仍有很大距离,而且不可能迅速下降。 为应对这一困境,继续激进加息是美联储最有可能作出的选择。为了抑制飞涨的通胀,今年内美联储已累计完成了300个基点的加息,利率水平升至2008年以来新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月重申,决心将通货膨胀率降到2%,并将“一直保持到工作完成为止”。而近期,更是有多位联储官员再次表达了对加息的强硬态度。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表示,不会改变对11月再次大幅加息的想法。沃勒表示,“在11月的下一次会议之前,不会有太多新数据使我对通胀、就业和其他经济领域的看法产生重大调整。”他强调,“我们应该百分之百地专注于降低通胀。”因此,不会支持放慢加息步伐或者降低终端利率的做法,并预计明年初会有更多的加息行动。不仅如此,传统的“鸽”派美联储官员也出现了转“鹰”的迹象。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上周否认了2023年降息的可能性,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息,美联储决心以加息遏制通胀。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尼尔·卡什卡利则表示,由于他没有看到通胀达到峰值的迹象,美联储根本无法停止其加息的脚步。 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11月加息50个基点到3.50%至3.75%区间的概率为18%,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2.0%,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零;到12月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13.3%,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为65.0%,累计加息150个基点的概率为21.8%。而从美联储公布的最新点阵图来看,美联储预计到年底再加息125个基点,2023年末终值利率为4.6%,降息节点指向2024年。 美联储加息脚步难停 金融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大 在美联储持续的激进加息下,金融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大洗牌”。去年风光无限的美国股市,如今已成明日黄花。在美联储的持续放“鹰”下,债券、美元指数、黄金等资产对加息预期进行定价,美股也迎来了抛售潮。今年前三季度,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超31%,市值蒸发数万亿美元,标普500指数的跌幅逾23%。 与此同时,美股IPO也遭遇断崖式下跌。根据Dealogic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美股IPO融资规模仅约7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100亿美元相比,降幅达94%。其中,受打击最大的莫过于估值高又未盈利的初创科技公司。经纪公司LPL Financial首席全球分析师昆西·比表示,科技行业对利率变动特别敏感,人们越来越担心美联储会做得过火。根据FactSet的数据,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科技企业第二季度的盈利仅勉强达至预期,但对第三季度的盈利预期已多次下调,目前预计盈利将同比下降4%。 对于美股而言,“至暗时刻”可能仍未过去。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情绪的短期博弈或使美股出现技术性反弹,例如“十一”期间市场预期美联储政策将提前转向带来了美股的短期上涨。但长期来看,只要通胀没有被证实进入下降趋势,做多的市场情绪很容易消退。唯有就业市场降温推动通胀下滑,才能使得美联储转向,为市场带来根本性的转变。高盛首席全球股市分析师彼得·奥本海默则认为,鉴于通胀持续上升以及全球经济放缓风险,股市多头所期待的美国经济“软着陆”不大可能实现。因此,尽管今年美股已经出现明显调整,但可能并未见底。虽然有些市场模式,例如防御股强于周期股显示出市场预计经济会放缓,但他并不相信整体股市都已认清现实。市场还需消化更多的衰退风险,才能迎来真正的逆转,这也意味着下跌还将持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经济日报:房屋公摊面积该怎么算
- 上海、吉林,对中国汽车产业链意味着什么
- 原沈阳军区顾问邹衍同志逝世,享年107岁
- 取消强攻,普京要求封锁亚速钢铁厂:做到“连一只苍蝇都无法飞过”
- 2000亿长城基金尴尬:2只产品发行失败,规模增长陷入瓶颈
- 娄飞鹏:个人养老金缴纳上限12000元兼顾中低收入群体 体现政策公平性
- 围绕涉疫知识产权、海事海商和企业破产重整三方面纠纷 上海高院12个问答进行明确
- 事关10亿人!个人养老金新规详解:有助A股去散户化,公募基金迎机遇
- 投行预计部分iPhone 14 Pro需求将转向明年Q1 已上调产量预期
- 因财务及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利欧股份及相关人员收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 在中国销售更多电动车及拓展软件研发,成大众集团最迫切任务之一
- 商务部谈助力外贸企业:推动疏导航空铁路海运物流运输堵点
- 浙江前10月财政收入7506亿元,同口径增速回升至6.5%
- 上海化工区逾八成入驻企业正常运行
- 工信部:1-3月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业产量达到732.4万吨 同比增长1.9%
- 罕见!山石转债尾盘三分钟暴涨120%
- 国开行王卫东:将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 为什么Netflix应该“违背祖训”地卖广告?
- 月薪八千招亚运会志愿者引众多应聘者来杭,官方:涉虚假宣传正调查
- 华创资本熊伟铭:癌症早筛技术突破缺乏平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