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 物价在合理区间运行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9月29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发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供稳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委重物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民生在稳外资方面,商品国家发改委将加紧出台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制造业引资专项政策。量足
保供稳价显效
“经过各方面努力,价稳我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合理调控机制逐步完善,区间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运行物价总水平在合理区间运行。发改”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牛育斌表示,委重物特别是民生今年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全球粮食、商品能源等价格大幅上涨,量足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加大,价稳但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1至8月CPI累计同比涨幅仅为1.9%,明显低于美国8.3%、欧元区7.6%的水平,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牛育斌说,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为稳物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去年9、10月份煤炭价格非正常上涨、煤电矛盾凸显的情况,牛育斌表示,国家发改委在持续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基础上,总结多年价格调控实践经验,充分考虑煤、电市场运行规律,抓住难得时机打出煤价、电价机制改革“组合拳”,一方面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总的看,上述两项改革相辅相成,构建了煤、电价格区间调控和预期引导的闭环机制,是煤炭、电力等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价格总体平稳的重要政策保障。”牛育斌表示,煤价、电价改革文件实施以来,国内煤炭、电力价格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这与国外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落实稳外资各项政策措施
“今年前8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8927.4亿元,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夏晴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各部门、各地方一道,切实落实稳外资的各项政策措施。
具体而言,夏晴介绍,加紧出台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新版《目录》将进一步扩大鼓励范围,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出台制造业引资专项政策。“国家发改委将于近期发布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政策措施,加强投资服务,提升引资质量,扩大制造业外资流入。”夏晴透露。
推进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完善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推动前五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加快实施,适时推出第六批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重大外资项目。
同时,加强外商投资服务。夏晴说,国家发改委将以适当方式组织开展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为跨国公司投资和地方招商引资搭建平台。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外资企业平等适用各项政策,切实享受国民待遇。
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稳外资政策信号已经释放,在政策综合发力下,我国吸收外资有望保持向好态势。
- ·增长点不明确?爱奇艺连续三季度运营盈利但难掩会员收入下滑
- ·外交部:美方嘴里说的是要公平竞争,实际上做的是美国优先
- ·英特尔下调Mobileye IPO预期
- ·公安机关加强国际执法合作 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国常会: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比尔·盖茨答一财:“中国经验”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应对卫生和粮食领域问题
- ·大飞机板块异动拉升,掘金产业链万亿空间,关注五大主线(附股)
- ·最高补贴3.6万元 西宁老旧柴油货车第二批鼓励淘汰补贴政策出台
- ·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40年来最深倒挂 对标普500指数意味着什么?
- ·外交部:相信上合组织将继续弘扬“上海精神”,在新征程上取得更大成就
- ·上海市防汛办下发台风防御工作通知:做好启动“六停”准备
- ·广州每日优鲜法定代表人变更,付蜜接替姚英武
-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印发 营养膳食补助要设立专门台账
- ·为啥网吧电脑集体变慢?竟因木马在“挖矿”!
- ·瞄准储能高景气赛道 多家上市公司打起钒电池“牌”:包括龙佰集团、钒钛股份、永泰能源、山东海化等
- ·沙特、希腊和埃及联合申办2030年世界杯,足球盛事举办权依然抢手
- ·八部门: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
- ·老年人才招聘,38岁的也来了
- ·瞄准储能高景气赛道 多家上市公司打起钒电池“牌”:包括龙佰集团、钒钛股份、永泰能源、山东海化等
- ·湖南旱情持续加重 最严重地区无有效降雨超68天
- ·中行行长刘金:RCEP成员国可以进一步提升本地结算合作水平
- ·被炒成首个“脱口秀概念股”,ST洲际盘中炸板,脱口秀演员House、上市公司都回应了
- ·和泽医药终止创业板IPO 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
- ·沙特、希腊和埃及联合申办2030年世界杯,足球盛事举办权依然抢手
- ·百度:第三季度,Apollo Go提供47.4万次乘车,同比增长311%
- ·凯投宏观预测澳元进一步走软,背后存在哪两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