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能源电池布局,贵州规划在2025年实现5000亿产值
到2025年,加速局贵贵州规划实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5000亿元,源电亿产2030年的池布目标则为1万亿元。
11月21日,州规值贵州省工信厅发布的划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中披露了上述目标。
规划称,实现贵州将依托现有企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加速局贵重点发展锂电池,源电亿产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池布前沿储备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州规值
贵州计划在2025年形成动力电池产能120 GWh,划年正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600万吨,实现负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80万吨,加速局贵隔膜15亿平,源电亿产电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45万吨,池布电池回收规模40万吨以及配套的其他辅材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
到2030年,贵州规划全面建成国际化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并使其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万亿级。
根据规划,贵阳市、铜仁市和黔南州将承担新能源电池发展的重任。2025年,三地将分别实现1800、1000、1000亿元产值,并在2030年实现翻番。
2021年,贵州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61.7亿元,较2020年增长23.8%。今年1-5月完成工业产值16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3%。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贵阳市已招徕(300750.SZ)、(002594.SZ)两大龙头企业,规划电池产能规模超过100 GWh。
正极材料方面,贵州当前的三元材料体系包括(688005.SH)、(688707.SH)等公司;磷酸铁锂材料体系则有安达科技(830809.SZ)、贵州裕能等企业。
贵州拥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上游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锂、磷、锰等八种矿产。但规划中提及,相较于同样依托矿产资源优势的四川和江西等省份,贵州的产业链尚未成型。
贵州目前仅基本形成锂电正极材料的全产业链条,分别以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为核心,电解液和隔膜环节仍然存在缺失。同时,产业链中各企业间的配套关系也不够紧密,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终端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欠缺。
规划提及,贵州省内上游原材料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配套率较低,部分企业存在采购和销售两头在外的情况。同时,下游终端缺乏整车企业的带动,无法带动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延伸,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小米三季度业绩出炉:营收704.7亿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环比递增
- ·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 资本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
- ·科技创新要做好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文章
- ·7月1日银行早报:国务院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行长辞任南京银行紧急回应
- ·如何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 ·《蒙娜丽莎》被抹蛋糕后,又有人把手粘在梵高名画边上
- ·危险信号:美国消费支出降温 衰退担忧越来越大
- ·原中铁总运输局副局长陈伯施接受调查 国铁集团强调对“一把手”监督
- ·途牛Q2营收同比下降77% 净亏损扩大至1.285亿元
- ·俄罗斯外交部召见英国驻俄大使
- ·惠英红、莫文蔚、谢霆锋、王祖蓝……多位香港艺人发文祝福祖国祝福香港
- ·钟薛高回应:不存在不融化的雪糕 产品仅使用极少量食品乳化增稠剂
- ·花旗:维持腾讯买入评级 目标价468港元
- ·中欧班列(成渝)带着多个第1第20000次再出发
- ·啄木鸟家庭维修被吐槽乱收费:防水报价近6000元,家电维修与官方售后报价天差地别
- ·为缓解高通胀给民众压力,这个国家出奇招:新版纸币直接抹去“3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