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聚集效应初显,广州向世界级产业高地发起冲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实习生 侯雨汐 广州报道
去年,生物广东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打造万亿级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医药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聚集界级产业高地。而今年,效应向世国家也出台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初显产业冲击标志着我国生物经济领域首个顶层设计出台,广州高地也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生物经济新时代。发起
作为广东推动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的生物重要平台,6月10日至12日,医药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将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聚集界级这也是效应向世我国生物产业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初显产业冲击影响最广的广州高地峰会。
对此,发起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生物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马树恒介绍,本次大会将围绕《“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部署的医药、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设置议题。此外,本次参会大咖众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美国工程院院士杰·基斯林等将发表主题演讲或作专题报告。
广州生物医药聚集效应初显
生物医药产业是全球创新最为活跃的新兴产业之一,而广州正向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起冲击。通过中国生物产业大会这一平台,将集中展现广州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成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产业高地。
近年来,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由3800多家上升至6400多家,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以来,新增了8家上市公司,上市企业数接近50家。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将力争超过6000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384.78亿元,增速达8.9%。其中,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7.7%,医疗设备与仪器制造同比增长13%。
6月8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蔡木灵在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围绕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这一目标,广东省将通过加强原始创新、建设创新平台、完善“3+N”区域布局、培育创新型企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全力打造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近年,多项政策推进也使得广州市生物医药聚集效应初显。
2019年以来,广州连续出台实施《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广州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广州市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措施,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的发展优势和先导地位。
其中,高度集聚生物医药产业的广州国际生物岛不断吸引阿斯利康、默克等500多家企业进驻,已形成药物研发、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医疗器械等支柱产业。此外,莱恩医药等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户企业成为全球首家在美股、港股和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
百济神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广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高效的审批流程极大加快了企业投入生产的进程。
蔡木灵表示,将在生物药与化学药、现代中药、数字诊疗装备、诊断试剂、生物材料、研发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根植本土的龙头企业,争取到2025年培育发展销售收入超千亿的龙头企业1家,超五百亿的企业2家。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布局建设一批医药领域专业孵化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大会有何亮点?
在专业化水平方面,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议题将覆盖全球生物技术发展趋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和机遇、医药成果展示等多个方面,包括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国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中医药创新研发与产业发展、体外诊断技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欧先进生物医疗科技加速引进路径等高峰论坛。
在推动产融结合方面,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裕跃介绍,大会上将发布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BIB 2.0,提出全国指数、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引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线”。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BIB2.0是通过选取重点省份、重点城市、重点高新区及经开区、重点园区,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量化、实时监测,构建支撑区域和产业主体之间的横向对比,在纵向层面构建起对产业发展动态追踪的长效机制。全国指数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行综合、动态、全方位评价;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从问题识别、机会分析到对策建议的3个“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首次增设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展区,面向与会观众展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成果,重点展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GLP)、临床研究试验(GCP)机构和合同研发(CRO)、合同生产(CMO)、合同研发生产(CDMO)企业等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随着我国进入生物经济时代,“生物+”已逐渐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动能之一。广州作为创新资源丰富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研发型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系统完整的产业服务体系,已经实现了“1+1 2”的区域集聚效应。
目前,广州多个生物产业领域战略科技力量首次取得重大突破,如广州实验室等落地国际生物岛,未来将推动生物科技变革性和颠覆性创新,为广州生物产业注入强劲“源头”动力。
此外,多个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布局和建设双提速,如汉方、暨大基因2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新序列管理,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研究院、纳米生物安全中心加快建设。与此同时,重大公共平台服务保障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建成了广东省全部6家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GLP)和全省近半、共39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等一大批新药研发平台。
本次大会将集中呈现广州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创新能力上的综合实力,全方位展现广州在打造生物科技成果展示、生物技术发布交流、生物产业政策宣传和生物经济合作交易综合性平台上的前瞻性布局和规划。
- ·开学季消费小高峰拉长,商家“学生特惠”订单量增长25%
- ·五部门发文管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业态
- ·13城实行“一人购房全家帮” :子女购房可提取父母公积金
- ·腾讯控股午后跳水一度翻绿:主要股东Naspers集团将出售公司股份
- ·郭树清:防止出现打着慈善捐赠旗号搞商业化经营或其他套利的活动
- ·网吧登录黑产插件导致QQ账号被盗 二维码扫描需谨慎
- ·珍宝海鲜舫新一集上演:不是“骗保”也尚未沉没
- ·比亚迪汽车热销,利润率为何却一路走低?
- ·资金成本快速上升 LPR三个月保持不动 今年有调整的可能性吗?
- ·华夏银行: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 ·亚洲煤炭价格突破每吨400美元,创历史新高
- ·外交部:美方应正视自身严重的强迫劳动问题,造别人的谣洗不白自己的地
- ·年内罚没1600万!重庆农商行涉“九宗罪” 新董事长履职不足半年
- ·女子在袋装鸡爪里发现苍蝇:供货商只给换一个 厂家电话是假的
- ·买食品就买“零添加”和“纯天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企业要避免误导,消费者勿盲目追捧
- ·北京:确保体检“实名制”,易发生代检环节应安监控
- ·社会面病例增多是否与取消次密接有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回应来了
- ·因营业信托纠纷,米哈游、莉莉丝起诉五矿信托,7月25日开庭
- ·北京已有9例感染者关联同一购物中心,6人涉一乒乓球馆!
- ·商银信等10家支付机构未申请续展,8家为预付卡机构,近半数已成失信被执行人
- ·长安汽车朱华荣: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迈入大众普及阶段
- ·北京七部门发布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方案 乘用车置换新能源最高获1万元补贴
- ·印报社论:金砖国家并非“清谈俱乐部” 合作具体成果多
- ·华为手机鸿蒙HarmonyOS 3.0开发者Beta版本公测即将推送
- ·被指包装资产诈骗联创股份进行并购 一名主犯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 ·不到半年累计退税额已超去年全年规模的两倍!史上最大规模退税减税神速落地,记者调查四省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