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房企联名报告后 合肥市建立房地产问题协调处理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实习生 李佳媛 报道
据合肥日报消息,家房机制8月13日上午,企联安徽省委常委、名报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主持召开全市房地产问题治理专题会议,告后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合肥
会议指出,市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立房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工作的地产决策部署,毫不动摇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问题既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协调问题,也努力解决企业遇到的处理难题,千方百计“保交楼、家房机制稳民生”,企联继续保持合肥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名报价格平稳”健康发展的告后良好态势。
会议强调,对极少数购房者不合理诉求,要加强沟通解释和教育引导,如有违法违规行为,也要依法依规处置。
会议决定,建立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市房地产问题协调处理机制,下设六个工作专班,畅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者双方反映问题渠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全市房地产领域存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坚决遏制住增量问题发生。
该会议召开前夕,一份名为《关于请求维护营商环境、增强房企投资信心的纾困解难报告》的文件在坊间流传,落款处盖着保利、华润、绿城、龙湖、旭辉、融创等17家房企的印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部分房企处确认了该文件的真实性。
文件称,合肥市房屋交付中,普遍有不合理、不合规的客户诉求问题,因房屋质量瑕疵问题,不接受维修,无故拒收且拒交维修期间的物业费,索取巨额赔偿。客户诉求高度一致,背后可能有专业房闹机构推波助澜,并形成产业化趋势。因此,恳请合肥市政府坚决遏制专业房闹及“恶意维权”行为。
因此,前述“房地产问题协调处理机制”被认为是针对房企的诉求而设立。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商品房交付过程中的业主维权行为时有发生,内因和诉求各有不同。有业内人士指出,业主维权行为的出现,主要原因有停工停产、延迟交付、品质问题、交付标准与承诺不符,等等。但也有部分“维权”行为动机不明,且一些维权行为已经扰乱了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和工程施工进度。
上述会议还指出,必须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积极开展成品房销售试点。房地产开发应该是良心工程,要全面推行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信用管理”制度,对查实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抽挪资金、虚假宣传、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的企业,严格依法依规追究,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要暂停其参与在肥开发、建设和监理新项目资格。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管理部门审计监督,必要时要依法依规开展延伸审计。
(责任编辑:时尚)
- 伯克希尔哈撒韦出售322.5万股比亚迪H股 持股比例从16.28%降至15.99%
- 3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逾28万亿,净值化比例超94%
- 中概股周五收盘涨跌互现 怪兽充电跌近17% 高途涨近5%
- 印尼喀拉喀托之子火山喷发 火山灰高达3000米
- 计划十四五期间业绩迈向50亿,丰谷酒业有机会吗?
- 海航万亿重整落幕,上市公司影响几何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榜:9省份过万,京沪“两万+”
- 剧透来了!中国航天将有这些大动作
- 砍生产基地、研发管线,创新药企能否砍出未来?
- 刘畊宏爆火的幕后推手
-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原一级巡视员倪美堂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
-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原一级巡视员倪美堂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
- 荣耀MagicOS发布 或兼容iOS及鸿蒙
- 官宣!比亚迪要回购,不低于18亿!免费授予不超过12000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