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市,央行真的努力了
刚刚从产业园区回来的为救市银行业务经理张丰(化名)显得有些垂头丧气。“我们现在给企业提供的央行贷款利率,信用贷大概是努力4.35%,抵押贷可以做到3.9%左右,为救市但是央行企业还是觉得太高了,不想找我们贷。努力”
张丰认为这家企业其实并不是为救市觉得利率太高了,只是央行现在不想借款。
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努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为救市贷款新增指标就明显加强了,央行总行传达的努力要求是“能放的尽量都放出去”。这段时间以来,为救市贷款利率始终处在近年来的央行低位。据张丰观察,努力目前市场上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都在5%以下,很少有超过5%的。
尽管如此,银行的贷款经理们发现,自己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近两年来一直伴随左右的放贷压力,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的放贷压力更深一步了,贷款利率的下调对企业的吸引力似乎有限。
“相比于订单的增长,贷款利率下调节省的资金成本对企业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张丰说。
银行开启降利率模式
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显示出了市场的这一变化。
报告显示,一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超储率回落至1.7%,环比下降0.3pct。贷款利率持续回落,3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落11BP至4.65%,主要系一般贷款利率(环比-21BP)、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21BP)、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环比-14BP)均有回落。
贷款利率回落的背后,一方面是,去年以来央行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市场上流动性充裕,使得资金供给相对于资金需求大为增加,并且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引导银行的负债成本下调,尤其是专门强调指导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
具体而言,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通过降准、新增支小再贷款额度、两项双碳工具、存款自律上限优化等方式,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今年以来,央行通过1月全面降息、4月全面降准,以及科技创新、普惠养老、煤炭清洁再贷款等方式,继续压降银行负债成本。
据研究报告测算,总体看,去年中旬以来各种政策举措合计节省银行资金成本约3500亿元,对应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约23BP。
另一方面,银行监管部门也对银行的新增贷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贷款利率的下调正是这种竞争激化的直接结果。
5月25日市场上流传一份某银行文件显示,央行召集银行开会,要求加大信贷投放,该行总行对于5月份贷款要求,需要在此前上报的“与4月持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即新增50亿。
对此,多家银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来银行对贷款一直有新增要求,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一直有“两增两控”的要求,但是在市场变化、疫情影响等诸多因素之下,新增要求越来越难以满足,竞争愈发激烈,银行纷纷开启降价模式。
一家银行上海地区的贷款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监管要求有新增,但企业贷款的意愿并不强,所以现在市场上大量银行机构的贷款利率又下调了很多。“人民银行公布的新增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在5%左右,但我了解到大银行基本都是3.5%左右,去年大概约为4%。我们行的普惠利率今年以来也跌了很多,大概跌了千五。”
小微新增贷款压力加大
5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贷款人士均表示,小微贷款压力巨大。张丰便是其中之一,他基于自身的业务感受表示,根源在于,目前很多企业没有贷款意愿,或者说企业自身的经营不需要贷款,因为生产没有扩张,贷款也没有用处。
“连贷款套利的意愿都没有,现在套利的监管很严格,小微企业本身体量就不大,很容易被发现,或者要缴纳很多税。”张丰说。
上述上海地区银行贷款人士也对记者表达了类似意思。“要贷款的都是撑不住的企业。”他认为,经济不好的时候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应该收缩贷款,但是现在对新增要求比较大,所以机构压力很大。
4月社融数据直线下降,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仅为9102亿元,较3月的4.65万亿元大幅减少3.74万亿元,较去年4月的1.86万亿元同比少增9468亿元。细项上,4月新增表内贷款(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仅2856亿元,为2009年以来最低单月值;新增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为-3174亿元;新增直接融资(企业债券+政府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为8557亿元,是支撑4月新增社融的主要支柱。
另一家银行人士从风控角度出发,判断5月新增贷款依然困难。他认为,银行储备项目本身需要一定周期,但在目前的问责文化下,银行的风控部门是“能不批的就不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更加谨慎,“毕竟新增指标不关风控部门的事。”
所谓两增两控,2018年,原银监会印发文件,重点针对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企业贷款,提出“两增两控”的新目标。“两增”即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突出对小微企业贷款量质并重、可持续增长的监管导向。
今年5月20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要求地方法人银行实现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实现差异化增速、各地要实现辖内法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总体“两增两控”目标。
- ·国务院督导组赴经济大省联合办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 ·解封后的租房市场:个人房源有涨也有跌,机构房源打折“追热点”
- ·旗下一营业部及时任负责人收严厉罚单, 华安证券又陷“声誉风险”之中
- ·起底\
- ·评论:本轮债市调整受多重因素影响,需防范相关金融风险
- ·\
- ·\
- ·美超市枪杀10名非裔的凶手网络帖文曝光 称有色人种正在取代白人
- ·快手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9%,国内业务连续两季度盈利
- ·美债掉头大跌 两年期收益率跳涨12基点
- ·6月13日至6月15日,北京公交劝返健康码异常乘客19003人次
- ·刚刚,70城最新房价来了!北京领涨
- ·明年一季度IPO没戏?Arm:确有推迟,但进展顺利,致力于2023年上市
- ·发改委:已安排300多万吨夏管肥临时储备 6月起已开始向市场投放
- ·世卫组织:过去一年中,近六分之一60岁以上老人在社区环境中遭受虐待
-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加息与缩表效应相互叠加 “沃尔克时刻”再度重现
- ·前8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累计涨0.14% 宁波、西安、成都涨幅居前
- ·涨价行情又来了,这一板块敏感异动!后市能否持续?
- ·商业贿赂涉案金额超过300万元,倍聚康等5家药械企业被列入招采失信“黑名单”
- ·高科技让健身变得更有趣 VR、AR如何挑战人类惰性?
- ·八部门发文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 推进上海等五地科创金融改革
- ·专访:人民币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货币——访俄罗斯外贸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
- ·1人胜诉可惠及2500万用户!英国消费者状告苹果恶意诱导
- ·首套房贷前三年可只还利息 华夏温州分行“先息后本”按揭产品仅解了“近忧”或仍有“远虑”
- ·千亿龙头双双涨停!中字头概念大热,“低估+分红”成亮点,六大方向值得关注
-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阳光财险管贻升任职资格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