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多措并举增加抗旱水源,中央预备费拿出100亿元重点支持中稻抗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常8月24日召开的多旱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措并强化财力物力支持。举增加抗
会议指出,源中央预亿元要进一步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备费科学调度水资源,拿出多措并举增加抗旱水源。重点支持中稻优先保障群众饮用水。抗旱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国常指导农户抗旱保秋粮。多旱水
7月以来,措并长江流域大部持续高温少雨,举增加抗降雨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源中央预亿元出现历史罕见旱情,备费中小型水库蓄水不足,多地土壤缺墒。
水利部统计显示,截至8月22日,长江流域10省市耕地受旱面积4848万亩,有340万人、58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8月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中型灌区的灌溉水源和城乡供水有保障,受旱耕地主要分布在灌区末端和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供水受影响的主要是以小型水库或山泉、溪流作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
抗旱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对此,水利部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地提前增加长江流域上中游水库群、“两湖”水库群蓄水,为抗旱储备水源,并制定调度方案,实施抗旱供水联合调度。
8月22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抓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从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广辟抗旱水源,分区域分条件落实抗高温热害干旱措施和利用专业技术科学指导抗御高温热害干旱等方面展开部署。
现在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南方秋粮以水稻为主,而水稻是我国最大的口粮作物。
事业部稻谷分析师岳姝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扬花期水稻,高温易造成空秕谷、降低结实率;对于灌浆期水稻,高温使稻粒停止发育,造成米质疏松、米质变差等现象,严重情况甚至会引起减产。
为降低高温旱情对秋粮产量的影响,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印发的通知明确,对于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根据旱情发展形势,落实好深水降温、小水勤灌、流水散热等以水调温关键措施。
对于丘陵岗地、“望天田”、灌区末端等缺乏水源的地区,要通过机械、机井等提水送水,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组织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队集中开展喷施叶面肥、抗旱保水剂等作业。
对于受灾较重甚至绝收的地块,要适时补种改种红薯、杂粮等晚秋作物,适宜地区的中稻可割茬蓄留再生稻。
对于高温热害造成结实率下降的中稻,要抓住灌浆时间,科学施肥,增强光合作用和灌浆速率,努力增加粒重,弥补结实率下降损失;双季晚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重点要防范可能发生的伏秋连旱,提前做好抗旱工作预案,提早调度储备水源,适时增施孕穗肥。
国常会明确,中央预备费拿出100亿元,重点支持中稻抗旱。抓紧研究推动晚稻丰收举措,中央财政持续予以支持。
- ·财政部下达2022年中央企业独立工矿区市政社区等办社会职能运营补助资金预算
-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夏季峰会收官
- ·国企踏上高质量发展通衢大道:改革迎难而上 打破制度藩篱
- ·接连延期回复关注函颇蹊跷 未名医药创始人兼董事长谢幕前后
-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副总监级别以上降薪10%-20%,自己捐款1亿元
- ·应对白热化竞争,主动权益类基金出手了!
- ·上半年净利润大增18倍,这家公司致富密码竟是炒股......
- ·干散运和油运复苏伊始,造船板块享受“民船+军工”双轮驱动
- ·高端洗衣液THE LAUNDRESS微生物污染处理方案:赔两件新产品或全额退款,需保留产品瓶子
- ·每一项都在影响行业 iPhone为手机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
- ·CWM50理事长尚福林:关注逆周期调控政策对债务增长及其产出的影响
- ·济南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此前山东已有成交案例,律师:该模式下双方均有法律风险
- ·因需求增多而生、存在诸多隐秘问题,“上门代厨”的生意能持久吗?
- ·新京报社论:新时代东北振兴,让青年人有更大作为
- ·大学生吃火锅外卖被炸伤眼睛,错在哪方?海底捞最新回应
- ·31省区市8月19日新增本土“578+1591”
- ·三大股指震荡分化,建筑装饰7只概念股涨停,机构:价值股有反弹修复需求,可重点关注
- ·重庆涪陵发布停气通知:天然气主管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检修
- ·海伦司:三线城市青年,不买小酒馆的账
- ·在一个前现代、现代 和后现代并存的万花筒中 金钱承载了繁复多样的社会意义
- ·山东:28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福阳食品、思朗食品、南京云露调味品等
- ·韩国工厂突发大火 一名中国女子脸部被烧伤
- ·高薪抢人与就业难并存 产业工人供给侧改革时不我待
- ·突破卡脖子!己二腈国产化“破冰”,尼龙66放量在即
- ·国家邮政局:寄递烟液等雾化物及电子烟用烟碱每件限量为12ml
- ·美互联网巨头竞相发展短视频,专家:面对中国对手竞争,进入创新焦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