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2023年“开门红”新变化:同业存单基金、保险成投资热门选项
转自:证券日报
受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开门红今年银行“开门红”营销活动与往年的银行不同处在于,存款和银行理财失宠,年新银行代销的变化保险一些基金产品和保险产品开始走俏。总体来看,同业低风险稳收益产品是存单成投今年“开门红”的最大卖点。
银行“开门红”主打基金、基金保险
从今年各银行“开门红”主打产品的资热特点来看,同业存单基金更受欢迎,门选主要是开门红同业存单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水平介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兼具流动性和稳定性优势,银行可满足低风险偏好、年新灵活配置需求的变化保险投资者。
研究院博士后杜阳表示,同业银行主推同业存单基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存单成投第一,同业存单基金属于低风险产品,更符合当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第二,2023年是现金理财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降低,银行通过推出同业存单基金等低风险高流动性产品,可以有效承接这部分理财需求。
“展望后市,预计同业存单基金热度仍将延续,同业存单基金规模或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杜阳称。
除了同业存单基金,保险产品也是银行“开门红”期间力推的产品之一。其中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最火,购买的人比较多。银行理财经理推介时均会着重强调产品“锁定利率”“保本保息”的特点,在提及收益时,会重点介绍产品的利息是复利计算的。目前这类产品的复利最高可达到3.5%。
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坦言,“经历了市场调整,风险低、收益稳定的产品成了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的首选,近期购买保险等低风险产品的客户亦逐渐增多。”
杜阳对记者表示,银行主推低风险稳收益产品,主要受居民相对稳健的金融需求影响。一方面,居民投资理财的避险情绪仍处于相对高位,低风险稳收益产品仍然是当前阶段大部分投资者的首要选择;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全面进入“净值化”新阶段,居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投资理念仍在转变过程中,通过大量发行低风险稳收益的资管产品,更利于这一阶段的平稳过渡,可以有效降低非理性赎回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需提供更丰富产品体系和差异化服务
刚刚过去的2022年,伴随着净值化率提升、资本市场波动加剧,银行理财产品和权益类基金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同时市场的震荡也带动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
对此,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记者表示,“从中长期看,银行理财可能正酝酿以下改变:一是随着国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及国内金融市场自身发展,净值波动幅度加大甚至破净将不再罕见,需要持续深化投资者教育。二是客户真实风险偏好回归将带来部分金融资产重新配置,居民财富累积也将对资产配置提出更高要求。商业银行及理财公司需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体系和差异化服务,伴随着收益率曲线长端资金供给增加,将改变大量资金集中于短端的现状。三是投资者应意识到刚性兑付已然打破,需进一步理性分析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更深入地了解所投理财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并逐步树立长期投资理念。”王一峰说道。
“未来银行理财行业在风险管理、产品管理方面的工作重心需要有一些转变。”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的风险管理从信用风险管理向市场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并重转换,产品管理从过去更关注产品合规向更关注客户需求方向转变。
编辑:刘润榕
- ·11月LPR报价按兵不动 机构预计年底前调降可能性偏低
- ·首次!市场预期欧央行将加息到2024年,德债收益率飙升至2011年来新高
- ·深圳楼市释放回暖信号 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上升
- ·有银行每天交易限额5000元?记者探访多家银行:没有“一刀切”限制
- ·国资委批复行业协会转型申请 中钢协成为首个试点
- ·香港第五十六届工展会圆满闭幕 销售总额近10亿港元
- ·重磅宣布!香港所有场所解除“口罩令”,昔日牛股跌跌不休,数字经济彻底火了!
- ·券商“挥别”传统业务架构 财富管理转型“势大力沉”
- ·干旱来临时
- ·秦刚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视频致辞
- ·PTA上攻乏力 整固为主
- ·马斯克夺回全球首富头衔 特斯拉股价大涨令其财富迅速回升
- ·为何对中国芯片行业进行最大单笔投资?大众软件公司全球CEO回应
- ·Mysteel解读:针对近期豆粕现货价格不断下跌的成因分析
- ·比亚迪涨价,最多6000元!百万级越野车下周发布
- ·股指期货全线上涨 IM主力合约涨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