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开年忙“补血” 中小险企资本补充难度大
本报记者 冷翠华
2023年开年以来,补血有保险公司的险企小险增资和发债事宜获得银保监会批复,相关险企的开年资本金将得到极大提升。与此同时,忙中还有诸多险企正在推进增资工作。企资
业内人士认为,本补整体来看,充难险企的补血资本补充需求旺盛,但目前险企尤其是险企小险中小险企整体增资和发债难度较大。
国寿财险注册资本
跃升至财险公司第一位
1月10日,开年银保监会批复同意财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财险”)增加注册资本金90亿元,忙中由188亿元变更为278亿元。企资由此,本补国寿财险注册资本一跃成为财险公司第一位。充难在此之前,补血人保财险222.43亿元的注册资本为行业最高。
根据国寿财险的增资方案,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增资54亿元,国寿寿险增资36亿元,增资后双方持股比例不变。对于增资目的,国寿财险表示,这有助于提高公司承保能力,提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推动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国寿财险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2022年第三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2.11%和155.58%(过渡期政策),较去年二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偿付能力监管的最低要求。
在国寿财险增资计划获批的前一天,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产险”)发行资本补充债的计划也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其可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数据显示,太保产险2022年第三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1.9%和168.0%,远高于监管规定的最低要求。
中小险企“补血”
有三大难点
国寿财险和太保产险作为大型财险公司,其增加资本是为了追求更好的业务发展,但对于部分中小险企来说,仍面临偿付能力吃紧的情况,且其补充资本的难度也较大。整体来看,业内人士认为,险企的资本补充需求仍然保持在高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偿付能力监管新规的影响仍在继续。2022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业界称为“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实施,不少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通过增资发债等方式补充资本成了当务之急。为应对偿二代二期工程的影响,多家险企申请了过渡期政策,但仍需要为过渡期结束之后做准备。
以都邦保险为例,其获得2022年至2024年共3年的过渡期政策。该公司表示,2022年三季度末,在偿二代二期工程过渡期政策规则下,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皆为116%,较上一季度下降了22个百分点。公司表示,尽管过渡期政策对其当前偿付能力有较大提升作用,但随着时间推进,风险因子将以年度为单位逐渐上升,直到过渡期结束。“在采取一切措施降低最低资本的基础上,增加资本金来提升实际资本是最直接有效提升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方法。”
不过,对于不少中小险企来说,补充资本并不容易。例如,某财险公司2022年三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22.35%和61.18%,处于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较低水平。
当前,中小险企资本补充为何较难?陈辉认为,第一,股东增资受股东自身实力限制,同时,部分股东对保险业发展预期谨慎,增资积极性减弱,有的增资还会涉及股权变动,程序复杂,时间也较长;第二,自身经营积累利润转增资本的方式对险企经营要求较高,不少中小险企盈利能力不佳,达不到要求;第三,发行债券是相对方便的资本补充方式,但对信用评级、净资产规模等有相应要求,目前部分险企已获批的发债额度用尽。
从全行业险企的偿付能力来看,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纳入审议的181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2%,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7%。这两个指标相对2021年四季度末分别减少了20.1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
同时,从风险综合评级来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被评为C类和D类的保险公司分别有15家和9家,而2021年四季度末被评为C类和D类的公司分别为8家和4家。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和D类的险企属于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由此可见,去年险企整体偿付能力较2021年有所下降,增资“补血”成为部分险企的当务之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24家险企共增资约423亿元(部分发布了增资计划但尚待监管批准);同时,11家险企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共计428亿元。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在京举行
- ·蔚来的期许,ES7或许给不了?
- ·德国总理朔尔茨:不会为应对能源危机而推迟淘汰核能
- ·浙江: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建设省域现代化先行省
- ·截至二季度末中国保险业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 ·我爱我家:阶段性经营调整,终止合肥、烟台、长沙加盟业务
- ·麦当劳、小吊梨汤、兰熊鲜奶等70家企业,被通报!
- ·103城房贷利率创近年新低 超四成城市未达下限或再降
- ·威马发内部信,公司高管带头降薪!专家:保持定力的企业会坚持到最后
- ·75%中国人认为AI技术“激动人心”,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自动驾驶大迁徙:从L4到L2的降维之战
- ·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常态化防控重点工作
- ·雨枫:造车新势力产品线比较短 而传统车企可能同时有十几款车在卖
- ·麦当劳、小吊梨汤、兰熊鲜奶等70家企业,被通报!
- ·7.8 | “卡点show保险”短视频话题挑战活动开始啦~
- ·卖货遇上识货的!零跑电芯被指虚假宣传,提货后中航锂电变欣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