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加澳要缓和对华关系,说难也不难 正文
时间:2025-07-08 05:41:1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现在渥太华和堪培拉对中国露出微笑,我们不会还以怒目,但也不至于天真到“一笑尽释前嫌”。谁都知道,行动才是修补互信的真正良方。最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释放出“希望改善对华关系”的信号,这是值得注意的动向
现在渥太华和堪培拉对中国露出微笑,加澳我们不会还以怒目,缓和但也不至于天真到“一笑尽释前嫌”。对华谁都知道,关系行动才是说难修补互信的真正良方。
最近,加澳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释放出“希望改善对华关系”的缓和信号,这是对华值得注意的动向。这两个“五眼联盟”的关系成员国,在2018年前后莫名其妙地充当起华盛顿的说难“地缘政治打手”,而使得对华关系就此急转直下,加澳陷入困难境地。缓和这种非正常状况至今已持续三四年时间,对华的关系确也该调整了。
加澳两国的说难工商界表现得尤为急切,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他们代表了这两国社会里在对华交往中最务实理性的群体,经贸合作在中加和中澳关系中都是最积极、最活跃的推动力量。
然而,在过去几年,加澳两国工商界的声音被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论调挤到一边,他们的切身利益以及两国对华经贸合作都受到对华政治关系恶化的波及和损害。这不仅是工商界一个群体的损失,更是加澳两国的集体损失。换言之,两国的实际上都为其政客偏执、错误的对华认知和决策不同程度地埋了单。从这个层面上说,改善、修复对华关系,客观上也是对这两国民众利益的一种止损和弥补。
现在,加澳两国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重启”对华关系的意愿,这是值得欢迎的,我们从中也看到了对华理性的某种回归。但人们都知道,从意愿到现实有时会有很长的距离。中国有一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短时间里解冻绝非易事。加澳两国精英在对华政策的公开讨论中也大多提到这一点,“开头是最容易的”,接下来就会有一个又一个的难题需要去切实解决。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从没得罪过加澳,是它们盲从于华盛顿,一次次挑衅中国,然后不断发现自己踢到了铁板上。对加澳来说,缓和对华关系在于能否跳出美国设定的大框架。这个导致两国对华关系恶化的关键因素,今天不但没有消失,可能还有所强化,它必然对加澳缓和对华关系的试探性努力形成干扰和阻碍。此外,在与中国交恶的这段时间,加澳两国社会的对华认知遭到很大程度的扭曲和毒化,对此的纠偏和校正同样需要久久为功。
“难”是可想而知的,但要说容易也很容易,只要加澳对华决策者绕过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那道心理关。如果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积极客观看待中国,奉行稳健务实的对华政策;二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不给两国关系设置新的障碍;三是坚持独立自主,排除不必要的外部干扰。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点完全不存在要让加澳在所谓的价值观上做出妥协的意思,和而不同是中国的外交哲学基础之一。
加澳都曾在对华关系上钉进一些钉子,现在需要它们自己先把钉子拔出来,再治愈创口。如果加澳两国的军舰和军机仍然高频次地跟着美军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还能指望中国人改变对它们“为虎作伥”的观感吗?再比如,澳方既想要中国取消对澳贸易“制裁”,同时又打着“价值观”的旗号抹黑中国,对中国的尊重体现在哪里呢?如果真想改善对华关系,两国必须要以实际行动来重获中国人的信任。
中国不急,先晾一晾也好。这是战略定力,也是实践经验。以澳大利亚为例,在这四年里,澳大利亚经历了三任政府总理,其间也做出过“友好”姿态,但最终都未能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其对华政策的真正调整始终未出现。现在渥太华和堪培拉对中国露出微笑,我们不会还以怒目,但也不至于天真到“一笑尽释前嫌”。谁都知道,行动才是修补互信的真正良方。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加澳要缓和对华关系,说难也不难
“贷款中介”出没!官方提醒:认清违规转贷隐藏风险2025-07-08 05:37
黄益平:应采取一些“不计一切代价”的政策支持小微和老百姓的生活2025-07-08 05:19
西安3岁男童掉入下水道 搜救工作仍在进行2025-07-08 05:04
台积电日本设厂“送钱来”,银行人士:两年经济效益将突破 138 亿美元2025-07-08 05:01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85美元 投资者担忧供应过剩2025-07-08 04:19
网友都在追问的“单基因阳性”是什么?呼吸与感染科专家解答2025-07-08 04:06
芬兰瑞典申请加入北约 俄媒:只能用核弹头应对威胁2025-07-08 03:47
抖音集团在福建成立今日头条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2025-07-08 03:30
国家卫健委: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2025-07-08 03:08
上海:要努力在本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2025-07-08 03:05
股价一字跌停,正副董事长被监视居住对恩捷股份有哪些影响?2025-07-08 05:03
提振消费惠企纾困 成都将发放约6亿元“成都520”消费券2025-07-08 05:02
盛松成:下半年我国经济将明显好于上半年!多位专家建议发放消费券……这场论坛看点满满2025-07-08 04:51
Rivian将在美国召回502辆电动皮卡,因安全气囊存在隐患2025-07-08 04:50
理性消费成大趋势,走过14年的“双11”接下来的路怎么走2025-07-08 04:06
“全球买家都指望印度”,结果……2025-07-08 03:47
加密货币市场再现抛售狂潮 一天蒸发2000多亿美元2025-07-08 03:42
美的市值怎么没了3000亿2025-07-08 03:39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证实台积电将在美设3纳米晶圆厂2025-07-08 03:19
生鲜电商平台如何保障北京居民买上菜?记者上午探访2025-07-08 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