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王文涛、孙立军等十人入选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引领交通智能化、上海孙立扎根航天事业16年、最美者揭实现纤维器件原创突破……这些构成上海科创工作中的科技闪亮名片。
5月30日,工作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晓王选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文涛王文涛等10位科技工作者入选,人入并将作为上海地区候选人参加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上海孙立
这10位科技工作者中,最美者揭有的科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工作矢志不移坚持自主创新,晓王选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文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人入如长期从事激光尾场电子加速和新型台式化辐射源的上海孙立研究,实现该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王文涛;几十年来坚守一线,在破解重载道路结构国际难题、推动我国道路设施运维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引领我国城市交通智能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孙立军;长期致力于空间对接机构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张崇峰;扎根航天事业 16 年,建设我国首个天基空间环境探测系统——试验六号卫星系统,打造了我国航天器“安全卫士”的胡海鹰;在纤维电子器件领域做出了原创性成果,实现了纤维器件在国家战略领域应用的彭胜慧。
也有的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用科技服务民生。如建立了国际前沿的作物抗病育种的新理论与技术体系,解决了国家农作物育种重大需求,抗病基因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并大面积推广的何祖华;耕耘在新药研发第一线近30年,率领团队在新药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绿色可持续性药物合成路线与工艺研究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沈敬山;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创新药物研究一线,为传承创新我国中药产业发挥重要作用的张卫东;在推动中国物质成瘾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赵敏;构建了核酸分子机器与纳米,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疗提供全新智能工具,在新冠疫情期间,及时研发了新冠病毒国家级核酸标准物质,为核酸试剂盒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依据的樊春海。
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联合主办。据悉,7月中宣部等六个单位将综合各单位各地方推荐情况,组织对候选人进行两轮专家遴选,确定10位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将于8月举办发布仪式。
- ·杭州:力争到2025年,全市产业平台产值达到3万亿元
- ·蓝河控股2月21日斥资约24.44万港元回购32万股
- ·海南昌江:“华龙一号”核电3号机组内穹顶吊装成功
- ·人民币中间价报6.8557,上调86点
- ·郑眼看盘:“中”字头脉冲 股指先扬后抑
- ·Uber将在印度提供电动汽车出行服务
- ·明牌珠宝百亿跨界“追光”收关注函
- ·数字藏品:互联网的一阵风
- ·全球航空业亏损2000亿美元,国际机场协会预测何时复苏
- ·富国银行:特斯拉汽车召回事件对财务影响不大 维持“持股观望”评级
- ·机构看好银行股估值修复
- ·又要施压欧佩克增产?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组团访问阿联酋
- ·国家卫健委:加强重症力量储备非常必要
- ·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闭幕 会议未就俄乌冲突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 ·上市公司业绩折射经济韧性 2700多份业绩预告超四成预喜
- ·卓创资讯:节后市场恢复不及预期 白板纸纸价上行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