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被巴西禁售:环保成了苹果赚钱的“遮羞布”?
来源:正解局
苹果的遮羞布环保,以不影响赚钱为前提,被巴保成必要的西禁时候,甚至可以为赚钱服务。售环
昨天(9月8日),苹果苹果举行新品发布会,赚钱推出新一代苹果手机、遮羞布智能手表和耳机。被巴保成
几乎在同时,西禁巴西发出禁令,售环要求苹果停止在当地销售没有充电器的苹果iPhone手机,并处以1227.5万雷亚尔(约合1632万元人民币)的赚钱罚款。
这不是遮羞布苹果第一次惹恼巴西。
早在今年4月,被巴保成巴西一家法院裁定,西禁苹果必须赔偿一名没有获得充电插头的iPhone买家5000雷亚尔(约合6650元人民币)。
不提供充电器,苹果的理由是“环保”。
巴西司法部却不认可苹果的说辞,反而认为苹果是在“蓄意歧视消费者”。
苹果,到底是真环保,还是假环保?
“Apple致力于发展能够造福地球,并能帮助我们子孙后代守护地球的技术。能参与到这项雄心勃勃的新项目之中,我们深感自豪,也期待终有一天,我们能够在自己的产品里用上生产过程中不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铝材。”
以上,来自苹果CEO蒂姆·库克。
在这一“环保理念”的驱动下,苹果的生产、销售、运营等环节,都在发生着变化。
产品包装,正在变小,变薄,变轻,变简陋。
缩小尺寸,不仅能减少包装耗材,还能提高运输利用率。
比如,2010年的iPhone 4的包装就比2007年的iPhone的包装小了42%,同一个集装箱能够运输更多的iPhone,运输效能当然提高了,也更环保了。
包装的用料,也更讲究,从原木,换成了可再生材料、竹子、甘蔗残渣。
iPhone 13系列的包装,更进一步,取消了塑料薄膜,据说能减少600吨塑料用量。
iPhone 13系列的包装取消了塑料薄膜
制作环节,加大使用可再生材料。
iPhone 13系列的触感引擎采用100%再生钨,所有磁体采用100%再生稀土元素,主板电镀层、前置和后置摄像头的排线均采用100%再生金,iPhone 13的后壳则采用了100%可再生铝等。
后台运营,苹果也尽可能地用清洁能源。
苹果数据中心100%的用电,以及苹果全球所有设施96%的用电,均来自、水能和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
此外,苹果对第三方也提出环保要求。
比如,苹果授权的第三方厂商生产的Lightning数据线,采用的是TPE材质,不添加塑化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不提供充电头,苹果宣称也是为了环保。
早在1990年,苹果就公布环境政策,承诺苹果的产品以及制造过程将不断朝环保的方向迈进。
现在,环境保护已成为苹果公司的一项基本政策。
苹果已承诺,2025年彻底淘汰包装中的塑料材料,2030年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
苹果承诺2030年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
苹果,为何这么关注环保?
一是履行企业责任,刷新企业形象。
环保和碳中和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践行环保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既是苹果履行企业责任的体现,也能刷新企业形象。
反之,如果一味地追求效益而罔顾环保,最终损害的还是企业自身。
2009年,苹果的供应商联建科技员工使用正己烷代替酒精擦拭手机触摸屏而导致中毒。
2013年,美国环保署下属的有毒物质控制局在一次抽查中,发现苹果公司存在电子垃圾违规处理行为。
2011年,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牵头的五家环保组织,经过半年多时间调查,公布了一份苹果在中国供应链的污染地图,27家苹果疑似供应商因污染问题被点名。
这些事件,不仅涉嫌违反法律法规,还会严重损害苹果的声誉,最终影响苹果的经营。
正所谓,树大招风。
某种程度上,苹果要不得不变得更环保。
二是教育消费者,抬高行业门槛。
环保,是事业,亦是商业。
苹果身体力行践行环保,宣传环保,是在向消费者宣传“环保是好的,不环保是坏的”消费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教育消费者,进而培养消费者“选择环保”的消费习惯。
一旦消费者形成环保的消费习惯,环保便成为了行业门槛。
提前布局的苹果,便能享受到环保红利。
苹果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企业,践行环保之举,意义重大。
苹果产品多、销量大,仅2021年就卖掉了2.39亿部iPhone。
如此庞大的销量,哪怕是包装节约一点,累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苹果是行业领军企业,供应链长,供应商多,在其推动下,有助于整个行业更加环保。
2022年6月29日,在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苹果公司高管表示,几乎所有的中国供应商都承诺,未来仅使用清洁能源来为苹果生产产品。
所以说,苹果对环保是有贡献的。
然而,苹果的环保理念,并非没有争议。
有一个争议,是苹果不送充电器。
2021年的iPhone 12发布会上,苹果宣布以后iPhone包装盒内不再附赠充电头和耳机。
iPhone包装盒内不再附赠充电头和耳机
苹果给出的理由是,全球已有超过20亿个旧的苹果电源适配器。
很多用户手头已有耳机和充电头,取消这些配件,能够节约资源,也更加环保。
按照苹果的说法,充电器用到了大量的锌和塑料,不送充电器,能减少20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每年从公路上移除50万辆汽车。
乍听起来挺有道理,但细琢磨起来,却有一个问题:
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有苹果的充电头。
这些用户,购买iPhone 12后,还得另行掏钱购买。
一个官方充电器,最便宜的也要149元,价格可不便宜。
iPhone官方充电器的价格
本来是一次消费行为,变成了两次消费,这恰恰是一种“不环保”。
更让消费者不爽的是,取消了耳机和充电头,iPhone 12的价格却没有便宜。
苹果取消充电器、耳机之后,累计可以节省50亿英镑(约合400亿元人民币)。
这么一算,苹果名利双收,既博得了环保的美名,又节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再看消费者,钱一分没少花,还少了个充电器。
最大的争议,还是苹果的环保,有点“言行不一”。
既然苹果这么重视环保,为何不将iPhone充电口统一为USB-C接口?
众所周知,充电接口标准很多,USB-C凭借着扩展性更强,传输速度更快,已经成为最流行的标准。
然而,苹果却特立独行,坚持用自家的标准。
刚刚发布的iPhone 14,依然使用的是lightning接口。
如果苹果将充电接口统一为USB-C,将会减少数据线的浪费,这才是真正的环保。
去年9月,欧盟出台了一项提案,要求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包括一个通用的USB-C充电端口,通过让人们在新设备上重复使用他们的旧充电器来减少浪费。
苹果极力反对,宣称:
强制只要求一种连接器的严格监管会扼杀而不是鼓励创新。
看看吧。
你要充电头,苹果说环保;你说环保,苹果又提创新。
即便是创新,苹果也在自相矛盾。
苹果不愿意在iPhone上使用的USB-C接口,却用到iPad上。
难道iPad不需要创新?
更讽刺的是,同样是iPad,不同的版本,就配备了不同的接口。
各版本iPad上的接口
这意味着,如果你是苹果全家桶用户,出门必须要带两种接头的线。
这不是浪费,又是什么?
苹果的环保举措,为何如此言行不一、前后矛盾?
只有一种解释:
苹果的环保,是苹果式的环保。
苹果的环保,以不影响赚钱为前提,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为赚钱服务。
苹果在环保上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但在不送充电器这件事上,环保成为了苹果赚钱的“遮羞布”。
- ·新城控股:已累计回购238万股股份,总价近4934万元
- ·上海战疫|私家车跨江倒计时:路障将在6月1日零时后移除
- ·苹果回应系统偷跑流量:恢复出厂设置可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 ·天津市消协发布警示:精装房标准不要玩“文字游戏”
- ·快讯:指数早间震荡走低创指跌0.5% 教育板块直线拉升
- ·海南自贸港首个封关运作航空口岸设施项目开工
- ·2023届毕业生就业动员陆续启动,“早做打算多手准备”
- ·我在四川挖虫草:有人一天挣几万,有人遇雷击丧生
- ·法拉第未来再次推迟FF 91首批交付时间
- ·1.49亿美元债到期未偿还 花样年两次被呈请清盘
- ·乌克兰表态已厌倦“特殊方案”望获得完整欧盟成员国身份
- ·广电总局发布管理办法,经纪机构导致“饭圈”乱象将被查处
- ·经济日报:养老理财务求安全保值
- ·诺安基金评市场:政策蓄力后迎来集中起效窗口,6月有望进入加速修复阶段
- ·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被吊销执照,擅自使用2管或3管混成1管检测
- ·美国CEO干一个月,打工人干186年!73%老板:劳动力短缺,招人难
- ·专家踩地毯考察玉米地?会务组:并非地毯,系雨后防滑铺的土工布
- ·工信部:本周将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 ·国家发改委:推动重点领域加快复工达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分析师卷起来了?海通证券首席争相覆盖比亚迪,网友调侃“是不是可以买入了”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最新发声
- ·5月制造业PMI“V”型反弹 扩内需成为下一步稳增长重点
- ·村镇银行爆雷案中的神秘人吕奕:号称河南古董第一人 曾涉银监会高官受贿案
- ·董明珠:格力做直播是在体会市场,没达到预期也影响不大
- ·2022年自驾旅行报告:近七成用户选择中短途,中青年是主力
- ·浙江通报印鸽等41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